欢迎您来中国打工网
APP
  • 订阅号

    gh_9567a12e54a4
    最懂职场人的聚集地
  • 手机移动端

    扫一扫找到好工作
返回顶部
  • 0
  • 0
  • 0
  • 0
  • 0

中国各行业平均工资水平数据

职场指南 2025-9-26 11:20 1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一、总体态势:两类单位工资平稳增长,统计口径释放关键信号,​​2024 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官方数据呈现鲜明的二元结构特征。国家统计局数 ... ...

一、总体态势:两类单位工资平稳增长,统计口径释放关键信号
2024 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延续平稳增长态势,官方数据呈现鲜明的二元结构特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达 124110 元,较上年增加 3412 元,名义增长 2.8%,按可比口径增长 2.6%;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为 69476 元,新增 1136 元,名义增长 1.7%,可比口径增速则达 4.0%。
这一差异背后暗藏统计体系的优化: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实施 “地毯式” 清查后,更多小微企业纳入统计范围,这类单位较低的工资水平拉低了私营单位名义增速,但也让数据更贴近真实就业生态。而规模以上企业作为经济中坚,其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达 102452 元,4.4% 的名义增速和 4.2% 的可比增速,印证了实体经济的稳定复苏。
二、结构拆解:行业、岗位、区域的三重分化与收敛
(一)行业格局:高新产业领跑,基础行业承压
工资水平的行业梯队保持稳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连续多年占据榜首,与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共同构成 “高薪三极”。这一格局与数字经济的爆发式增长深度绑定 —— 数字产业的高劳动生产率直接转化为薪资溢价,正如专家所指出的,该行业领跑体现了经济结构向创新驱动的转型。
与之相对,农、林、牧、渔业以不足 4 万元的年平均工资垫底,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紧随其后。这种差距既反映了产业附加值的差异,也凸显了基础服务行业人员权益保障的紧迫性。
(二)分行业工资数据全景
结合地方统计部门发布的细分数据(以城镇非私营单位为例),各行业工资水平具体如下表所示,全国层面虽未公布完整分行业数据,但该数据与国家统计局行业位次完全一致,可作为参考:
行业门类
年平均工资(元)
行业梯队
教育
114246
高薪行业
金融业
110292
高薪行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10076
高薪行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12146
中高薪行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09257
中高薪行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08350
中高薪行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108691
中高薪行业
采矿业
126943
资源型高薪行业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93940
中等收入行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92154
中等收入行业
批发和零售业
91434
中等收入行业
制造业
94783
中等收入行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2579
中低收入行业
建筑业
81121
中低收入行业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52947
低薪行业
房地产业
54773
低薪行业
农、林、牧、渔业
55383
低薪行业
住宿和餐饮业
50189
低薪行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49809
低薪行业
从数据可见,行业间工资差距显著:采矿业以 126943 元居首,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9809 元)的 2.55 倍。高薪行业主要集中在创新驱动型(信息科技、科研)、资源垄断型(采矿、电力)和公共服务保障型(教育、卫生)领域,而低薪行业多为劳动密集、附加值较低的基础服务行业。
(三)岗位层级:差距微缩,中端群体崛起
规模以上企业的岗位薪酬数据释放积极信号: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203014 元)与社会生产服务人员(77584 元)的工资比为 2.62,较上年缩小 0.02,显示收入分配向更均衡方向发展。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5.0% 的薪资增速最为亮眼,远超管理人员 2.4% 的增速,印证了 “技术红利” 正在替代 “管理溢价”。
(四)区域特征:东部领先但差距收窄
东部地区虽仍保持工资高地地位,但其岗位工资比从 2.98 降至 2.92,而中部地区以 2.24 的最低比值成为均衡发展样本。这种区域收敛态势与产业转移、中西部基建升级密切相关,长三角、珠三角的制造业外迁带动了内陆地区薪资提升。
三、数据透视:平均之下的民生真实与政策指向
普通劳动者对 “平均工资” 的体感偏差,源于统计口径的全面性 —— 官方数据包含单位代扣的社保、公积金等,与到手收入存在天然差异。第三方平台的补充数据更能反映职场实况:职友集 2524 万份样本显示,全国月薪均值 10.7K,42.2% 的岗位集中在 6-10K 区间,15K 以上高薪岗位仅占 10.5%。这提示我们,中位数工资与岗位分布比平均值更能反映多数人的收入状态。
从政策维度看,数据释放出清晰导向:一方面,对信息科技、科研等行业的薪资激励需持续强化,以保障创新动力;另一方面,针对服务业、农业等领域的薪资提升计划亟待落地,而规模以上企业岗位差距的缩小,为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四、结语:工资数据中的经济体温与民生期待
2024 年的平均工资数据,既是经济运行的 “晴雨表”,也是民生改善的 “风向标”。124110 元与 69476 元的数字鸿沟,是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写照;而 4.2% 的可比增速、0.02 的差距收窄,则彰显了高质量发展的韧性。当数字经济的高薪浪潮与共同富裕的政策导向相遇,未来的工资图景必将更加均衡、更有温度。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星点HR人才资源网(微信号:neoconex HR)字样。
3、网站报道中所涉及的文章内容均由注册会员提供并发布,仅供参考,本网站不对真实性有效性背书。
服务热线

老年人直连热线:400-666-4353

招聘求职热线:400-666-3211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 8:00-17:00

  • 手机触屏版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