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条新闻上了热搜谭女士支付2万元,在公司培训半个月取得了6份培训证书。因公司承诺的薪资与实际支付的不符,谭女士选择离职。在后续找工作的过程中,谭女士被告知自己的证书不是国家人社部门认可的……这件事 ...
前不久一条新闻上了热搜 谭女士支付2万元,在公司培训半个月取得了6份培训证书。因公司承诺的薪资与实际支付的不符,谭女士选择离职。在后续找工作的过程中,谭女士被告知自己的证书不是国家人社部门认可的…… 这件事里,都有哪些坑? 您能看出来吗? @求职中的小伙伴, 快收好这篇, 擦亮眼睛,避免踩坑! 证书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 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证书能“锦上添花” 但除准入类职业资格证书外 不是求职的必备条件 不是所有工作都需要证书哦! 根据《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68号) 国家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将职业资格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实行清单式管理,目录之外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目录之内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一律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 点击查看 《国家职业资格目录》 延伸小知识 我国职业资格 有两种分类方式 一是按人员分,可分为 专业技术人员 职业资格 和 技能人员 职业资格 二是按资格性质分,可分为 准入类 职业资格 和 水平评价类 职业资格 准入类职业资格 关系公共利益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均有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作为依据。 比如,教师资格、法律职业资格、医师资格、注册建筑师、消防设施操作员、游泳救生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等。 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 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社会通用性,技术技能要求较高,行业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确实需要。 比如,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等。 注意! 只有准入类职业资格 才必须持证上岗 入职参加培训,要自己花钱?请小心! 入职参加培训很常见 通过培训,可以更加了解工作情况、 提升相关技能、更好适应岗位要求 但是,如果遇到让你先交钱 且金额还不少的培训 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这很有可能是陷阱!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这表明 用人单位是承担培训费用的主体 划重点 员工培训成本一般应由用人单位承担,对经付费培训才能录用的要求,求职者一定要警惕,谨防“挂羊头卖狗肉”,既被坑骗一笔培训费,又浪费时间精力,最后学不到什么本领,更得不到理想的工作。 还有人说 你从事的是新职业,参加我们的培训考取证书才能入职。 不能信! 自2019年建立 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以来 我国累计发布七批 共110个新职业 提醒大家! 近年来发布的新职业,在未按规定条件和程序将其作为准入类职业资格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前,从事新职业不是必须考取相应证书。 所以,如果遇到 没有证书就不能入职的情况 请一定要提高警惕 很可能是培训陷阱和“套路” 有些单位机构 利用大家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 误导求职者花钱拿所谓“证书”才能入职 实则获得的只是 培训机构的培训证书/培训合格证书 并非国家承认的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这里再教大家一个查询小技巧 打开微信 在搜索框内输入想确认的 职业资格名称或关键字 就可以查询是不是属于 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了 祝大家求职顺利、前程似锦! 本期编辑:张子璇 |
0